免费咨询:010-53329002
微信
我要采购>>发布产品>>
热门分类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要闻
潍坊经济开发区: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蝶变
2025-07-08 来源:大众日报 阅读量:0 评论:0

在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与传统田园交相辉映,一场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从单一产业向多元融合发展的农业生产蝶变正在上演。

在双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智慧农业示范园的千亩现代化连栋温室里,物联网技术让种地变得更“智慧”。传感器实时监测着土壤的酸碱度、湿度以及空气中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并将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在大数据分析后,自动调节通风口、遮阳帘、滴灌系统,为作物生长创造最佳环境。这样种出来的小番茄糖度达12度以上,品质远超普通产品。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不仅体现在种植环节。该中心引进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确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肥料利用率提高到70%,水资源节约达40%。同时,生物防治技术还编制出了一道绿色防控网,以小番茄种植为例,通过悬挂性诱捕器、释放捕食螨等生物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超50%,这样种出的小番茄达到绿色食品A级标准,深受市场青睐。

农旅融合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该中心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打造了集采摘体验、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游客在这里可以走进智能温室,了解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参与农事体验活动,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品尝新鲜的特色农产品,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每逢节假日,田园综合体游人如织,年接待游客量达1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千万元。

为让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双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农户入社,为农户提供种苗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全程服务。企业则负责市场开拓和产品加工,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合作社已带动1000余户农民参与特色种植,户均年增收2万多元。同时,产业发展还为当地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大众日报记者 张蓓 通讯员 丁爽)

我要评论
0相关评论
相关信息
  • 现代设施农业重大引领性推广技术:种苗智能化立2025-07-08该系统针对穴盘种苗生产场景,以种植苗床为输送单元;在种苗种植区域内,采用轨道系统和自动导航机器人两种地面输送方式;在集中作业车间内,采用地面输送和空中天车悬挂输送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种苗全程自动化生产输送网络
  • 为智慧农业打开更多想象空间2025-07-08炎炎夏日,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春林昆仑生态园区改造现场热火朝天。不久后,这里将变身育苗种苗农业产业种植基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园区里“超级大棚”的墙体,竟是由渣土、碎石等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为基础,加入粉煤
  • 山东枣庄:将石榴蓝莓产业园打造成零碳经济新标2025-07-04由山东十里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65亿元建设的石榴・蓝莓零碳数字产业园,占地421亩,正以“零碳”与“数字”为双翼,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赛道上展翅高飞,成为乡村振兴征程中亮眼的新标杆。
  • 精细蔬菜产业“全能化”大展身手2025-07-036月25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天授精细蔬菜园的现代化都市农业气息扑面而来,近100位蔬菜产业、农机生产的业内人士聚集现场,观摩目前最先进的全自动叶菜生产系列机械,120厘米工作宽幅,深翻、灭茬、旋耕起垄
  • 科研进展| 中国农科院环发所李涛课题组探究LED2025-07-03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李涛课题组完成的题为“LED补光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草莓生产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的研究在《中国农业科学》2025年第58卷5期正式发表。
  • 戈壁滩上“长”出设施农业产业园2025-07-01出英吉沙县城,在茫茫戈壁滩上突然冒出星罗棋布的大棚,这便是戈壁设施农业产业园,占地1300亩,建设智能日光温室大棚233座,种植大姜、花卉、蔬菜等。
  • 新疆兵团:盐碱荒漠变成“果园菜仓”2025-07-01在一师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新疆汉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大棚内,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沙培蓝莓长势喜人(摄于6月20日)。在一
  • 全球规模最大的红掌鲜切花基地藏在山东2025-07-01走进位于兰陵县的山东新格林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智能温室,温热湿润的空气带着花香扑面而来。
  • 关于第五届全国绿色园艺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短视2025-06-21本届“三新”短视频活动聚焦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现代设施园艺,以“绿色科技支撑设施园艺提档升级”为主题,广泛征集相关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的短视频。欢迎投稿!!
  • 看天津一颗西红柿的都市新农路2025-06-20在天津,“欢坨西红柿”依然是舌尖上的金字招牌。尽管随着城市化进程,东丽区大毕庄镇欢坨村已“上楼”变社区,但村民们手中的西红柿产业却越做越强——这颗沙瓤多汁的“古早味”果实,不仅未随土地征迁而褪色,反而
  • 温室网 版权所有 2000-2022 服务热线:010-53329002 请与我们链接:cnga@cngreenhouse.com京ICP备0905014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