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010-53329002
微信
我要采购>>发布产品>>
热门分类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要闻
全球都市农业的5种模式解读:颠覆思维比颠覆技术更重要!
2021-12-30 来源:智慧农业先驱 阅读量:171 评论:0
          什么是都市农业?简单地来讲,就是在城市里种地。都市农业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

 0都市农业

受疫情影响,在家种菜养鸡似乎成了英国人最爱干的事情之一。

“蜘蛛侠”的扮演者英国演员“荷兰弟”(Tom Holland)因为抢不到鸡蛋,于是灵机一动干脆买了三只母鸡,为自家提供新鲜鸡蛋。英国创作型歌手艾德·希兰(Ed Sheeran)也开始了“农场主”的生活,种植包括西红柿、卷心菜、莴苣、洋葱、草莓和土豆在内的有机蔬菜和水果,还打算在草地上养些绵羊和山羊。

据《每日邮报》报道,在封锁期间,英国民众有关堆肥和种植蔬果的咨询激增。专家表示,这可能会对都市农业产生持久的推动作用。

都市农业一直是农业政策关注焦点。早在2012年,农业农村部就首次发布支持“都市农业”的政策《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意见》。《意见》强调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都市农业建成城市“菜篮子”产品重要供给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农业多功能开发样板区、农村改革先行区。

农业行业观察认为,都市农业是农业产业链溢价的新方式,不仅仅改变农业,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都市农业的核心价值也将进一步凸显。

目前,都市农业正在全世界兴起,在中国也有望迎来都市农业的新高潮。下面一起来看一下都市农业在全球都有哪些好模式?

 

1、新加坡都市农业

目前,都市农业方面做得最好的当属新加坡。

 2新加坡

论自然条件,新加坡可谓是“天资贫瘠”,7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只有1%的农业用地,生产成本高于东南亚其他任何国家,90%以上的食品依赖进口。尽管如此,其都市现代高科技农业水平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都市农业在保障食物供应特别是蔬菜供应、改善城市生态、提供观光旅游等方面功不可没。 

新加坡的“都市农场”,不同于欧美的现代化、机械化大型家庭农场,而是小而精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园。新加坡现有6个农业科技园,总面积1465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3%。包括动物学家、微生物专家、遗传专家、昆虫专家、农业专家和蚕桑学家在内的大量科技专业人员参与其组建和管理。 

新加坡的目标是到2030年,通过增加本地水果、蔬菜和肉类及鱼类蛋白的供应,实现30%的农产品自给自足。近日,新加坡政府宣布了加快本地食品生产的新措施,其中包括一项将公共住宅区停车场屋顶改造成城市农场的计划。

 

2、日本都市农业

日本有四分之一的农民,都是城市农民。国际化大都市东京保留了超过50万亩的农田。在这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都市农业2%的农地提供了8%的农业总产值。

 3日本

日本的都市农业分为几种,有可以供市民租用的土地,承租者经营、农业所有者收取租金;有专为65岁以上的老人开辟的“银发族农园”,老人在这里体验耕种收获的乐趣;有将农产品生产消费和休闲旅游结合到一起的农业公园,公园中建有景观区、水果区、花卉区等;还有供都市人休假的农场民宿,以及观光体验农业,这些都分布于都市或者近郊。

日本某人力资源公司的都市农场大楼就矗立在东京车站繁华的街头旁。高达九层的商业办公大楼,农作物旺盛生长,结出的果实供员工餐厅烹饪。职员在富有生机的自然生态中办公,随时可走入蔬果间。

 

3、马来西亚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在马来西亚不是一个新概念,当地城市居民很早就开始利用房屋周围的空间进行耕种。目前马来西亚已拥有约1.1万个都市农业型社区,力争到2020年创建两万个都市农业型社区。

都市农业也被称为“家庭园艺”,产品可供自己消费,或拿到市场出售。与邻居分享收成也是这种农业形式的典型特征之一。

 4马来西亚

为推行都市农业,马来西亚政府颁布了多项相关政策。其中,2011年颁布的《国家农业食品政策(2011—2020)》强调采用现代技术,使农业食品产业能够灵活地适用于城市和城郊环境等有限空间。《国家绿色技术政策(2009)》和《绿色地球计划(2005)》强调通过技术提高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并将都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鼓励城市居民参与农业实践。

为了在社区居民之间建立共享意识和责任感,马来西亚行政中心布城启动了“食用花园”和“社区花园”项目。雪兰莪州、彭亨州等地方政府近年来也积极推动“社区菜园”计划,在当地居民中获得不错的反响。

同时,马政府支持垂直农法、水培等相关技术的开发。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已经设计并开发了几种经济实惠的垂直农法,适用于有限的、不适宜耕种的城市空间。

 

4、英国都市农业

集农场、动物园、研学于一体。

 5英国

Mudchute公园及农场(Mudchute Park and Farm)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农场,位于伦敦东部的狗岛(Isle of Dogs),占地面积约32英亩,全年对公众免费开放,这里是一个集农场、动物园、户外自然教室和社区交流中心为一体的综合体。

5英国2

农场里饲养很多稀有的动物和家禽,拥有包括羊、牛、马、羊驼、兔子、火鸡、鸟类等各种农场动物超过200种。大型动物在室外草场、田野上放养,小型动物比如兔子、花栗鼠、荷兰猪等,则是室内“宠物角”的主角。一旁的大型鸟屋里还有金丝雀、钻石鸽子,鹦鹉、鸳鸯等这样的小鸟儿。

 农场公园同时也有大片的绿地可以野餐、滑草、活动等,拥有餐厅、马厩、定时开办陶艺课程、马术课程,提供托儿所、课后俱乐部等儿童服务……这也是农场的主要收入来源。

 因为距离城市居住区只有一步之遥,农场也租借场地给市民们,用来举办生日聚会、圣诞舞会、公司团体会议等多种活动。当然,公众捐款也是农场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5、 中国都市农业

 经过多年的实践,国内一些城市在学习国外案例的基础上,探索出了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当地特色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6中国

(1)特色高效种养模式

该模式体现的是都市现代农业的生产性功能,主要是以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开发为基础,向社会供应优质、安全和多样性的农副产品,以适应和满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6中国2 

近年来,江苏盱眙县充分发挥盱眙龙虾的品牌优势、110万亩水稻面积的资源优势和国家级生态县的山水生态优势,大力示范推广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开辟了一条绿色富民、振兴乡村的新路径,先后荣获全国生态龙虾第一县、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省首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等称号。

 稻渔综合种养,让稻田里“长出”经济价值高的虾蟹鱼鸭,不仅有效改善了农业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更让农民朋友实现“大丰收”。农民纯收入是单一种植水稻的4倍以上,并且小龙虾由于不受阳光直射,品质也更好。

 (2)市民农园模式

 该模式提倡消费者积极参与其中,与生产者共建信任、分担风险,也可称为市民参与合作模式或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需求,采用原生态、有机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精品农业,并通过提供产品配送和土地租种等服务,在农场和社区居民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新型农产品贸易形式。

 北京海淀区的小毛驴市民农园是国内第一家社区支持农业农场,根据信用互助体系,在配送份额服务方面,消费者需要在种植之初预先支付份额费用,还可以不定期到农场参加劳动并参与监督,农场则负责生产出绿色有机蔬菜等各种农产品,定期配送给成员家庭;在劳动份额服务方面,市民除了承租农地,还可以参与小毛驴农园的建设和经营。

(3)休闲观光模式

 该模式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利用自然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文化资源,在城市郊区开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项目,以都市人不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农村生活环境等为卖点,吸引游客前去采摘观赏、领略自然、住宿度假、享受田园,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观光的需要。

 地处西北的宁夏贺兰县,不仅种起了水稻,而且种出了新花样——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农耕、垂钓等,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追溯有机水稻、有机瓜果等产品质量。目前,园区每年产出大米260万公斤,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民80余人就业。

(4) 产业化经营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建基地、兴龙头等形式,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促进都市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从而加快推动都市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有的是产加销或产加销游一体化经营模式。

 比如重庆江津区,在生产上,采用订单农业方式建设标准化富硒种植基地;在加工上,依托农产品加工园引进大型加工企业,开展鲜活农产品精深加工;在销售上,通过建设富硒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旅对接;在旅游上,利用北部休闲农业、南部生态旅游、中部高效农业资源,打造农业旅游园区。

(5)高新技术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依靠城市在区位、科技、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集聚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产品及人才,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配套的技术服务或者运用高科技生产高产值的农产品。

 上海近年来应用高新技术构建设施农业,开展种苗工程、温室工程、生物疫苗、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研发和建设,如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通过自控温室、连栋温室、半工厂化水产育苗、无土栽培等农业设施、设备和技术,种植的蔬菜年产量比一般传统农业种植方法要高出七八倍。

 

我要评论
0相关评论
相关信息
  • 广西打造绿色优质生态蔬菜供应地2024-12-25广西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秋冬菜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南菜北运”“西菜东运”基地,广西蔬菜产业成为助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 摘草莓都用上机器人了?“赛博农业”新场景令人2024-12-25日前,在浙江上虞农创智谷共富工坊里,记者见到了这台神奇机器。它是专门用来服务草莓的“采摘大师”。每当草莓成熟的时节,行走在草莓田中,它可以多手开工,三下五除二,就能集齐一筐草莓。
  • 设施蔬菜生产“机器换人”还有几道坎?2024-12-25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谁来种、用工贵、用工难等问题日益显现,农业“机器换人”成为必然。当前我国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短板需要破解?如何促进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日前,记者深入辽
  • 明年“三农”工作怎么干?读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4-12-24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
  • 龙江冬日设施农业“棚”勃发展2024-12-23作为祖国最东、最北的省份,冬日里的黑龙江已是一片冰天雪地,可就是在这理应开启“冬闲”模式的档口,一部分农户却比往日更加忙碌。。。。。。
  • 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快推进“仿种子”清理工作2024-12-18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甜瓜、西瓜等问题品种625个,常态化推进登记品种“仿种子”清理,持续净化种业市场。
  • 京津共建智慧农业共同体2024-12-18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农科院”)在天津的科研示范基地,已成为京津两地的农业合作载体平台。
  • 中国在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中持续领先2024-12-1812月12日,《2024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报告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在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中持续领先,引领度显著提升。
  • 198个农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2024-12-18近期,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主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以下简称“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立项工作,“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等14个重点专项立项了198个项目。
  • 临近元旦 昆明斗南花市年宵花走俏(组图)2024-12-18临近元旦,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年宵花一路走俏,蝴蝶兰、冬青、黄金香柳等年宵花因色彩明艳、寓意吉祥受到消费者青睐。
  • 温室网 版权所有 2000-2022 服务热线:010-53329002 请与我们链接:cnga@cngreenhouse.com京ICP备0905014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