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肥原则
针对冬春季北方设施草莓生长期短、需肥量大、耐盐能力较低和病虫害较严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重视有机肥料施用,施用完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
(2)根据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合理搭配氮磷钾肥,视草莓品种、长势等因素调整施肥计划;
(3)采用适宜的施肥方法,有针对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4)施肥与其他管理措施相结合,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
施肥建议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3方/亩,或者商品有机肥300—400公斤/亩;
(2)产量水平20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8—20公斤/亩,磷肥(P2O5)8—10公斤/亩,钾肥(K2O)18—20公斤/亩;产量水平1500—2000公斤/亩,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15—18公斤/亩;产量水平1500公斤/亩以下,氮肥(N)13—15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13—15公斤/亩;
(3)常规施肥模式下,化肥分4—5次施用。底肥占总施肥量的30%,其余追施,在苗期、初花期和采果期间分4—6次随水追施,施肥比例分别占总施肥量的10%、20%和40%。在开花坐果期之后注意叶面喷施钙、硼、锌、硅肥;
(4)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时,底肥占总施肥量的30%,现蕾期第一次追肥,每10天随水追施水溶肥(N∶P2O5∶K2O=1.5∶1∶1)2—3公斤/亩,每次灌水量为1.5—2方/亩;开花后,每7—10天随水追施水溶肥(N∶P2O5∶K2O=1.5∶1∶1)2—3公斤/亩,每次灌水量为1.5—2方/亩;果实膨大期,每7—10天随水追施水溶肥(N∶P2O5∶K2O=2∶1∶4)2—3公斤/亩,每次灌水量为1.5—2方/亩。在开花坐果期之后注意叶面喷施钙、硼、锌、硅肥。

施肥原则
针对冬春季设施甜瓜施肥量偏高、施肥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
(2)施肥与高产栽培技术结合,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基肥和追肥相结合;重视果实膨大期施肥,追肥以氮、钾为主,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合理搭配;
(3)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4)酸性土壤及质地较粗的砂质土壤需适当补充钙、镁等中微量元素。
(1)基肥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3方/亩,或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400—500公斤/亩;
(2)产量水平3500—5000公斤/亩,氮肥(N)11—14公斤/亩,磷肥(P2O5)5—7公斤/亩,钾肥(K2O)11—13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3500公斤/亩,氮肥(N)8—11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9—11公斤/亩;产量水平低于2000公斤/亩,氮肥(N)6—8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7—9公斤/亩;
(3)氮钾肥25%—30%基施,25%—30%在伸蔓期追肥,40%—50%分两次在果实膨大期追施,磷肥60%—70%作基肥条施,其余追肥。在酸性土壤及质地较粗的砂质土壤通过基施生石灰80—100公斤/亩或钙镁磷肥等增加钙肥的投入,施镁肥(MgO)2—3公斤/亩。

施肥原则
针对冬春季设施西瓜生产中施肥量偏高、多采用“一炮轰”重施基肥及施肥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
(2)根据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基肥和追肥相结合,减少化肥基施比例,重视果实膨大期施肥,追肥以氮、钾为主,氮磷钾合理搭配;
(3)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裂瓜;
(4)酸性土壤及质地较粗的砂质土壤需适当补充钙、镁等中微量元素。
施肥建议
(1)基肥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3方/亩,或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400—500公斤/亩;
(2)产量水平4500—6000公斤/亩,氮肥(N)12—15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13—16公斤/亩;产量水平3000—4500公斤/亩,氮肥(N)9—12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10—13公斤/亩;产量水平低于3000公斤/亩,氮肥(N)6—9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
(3)氮钾肥20%—30%基施,20%—30%在伸蔓期追肥,40%—60%分两次在果实膨大期追施,膨果期重视钾肥施用,磷肥40%—50%作基肥条施,其余追肥。在酸性土壤及质地较粗的砂质土壤通过基施生石灰80—100公斤/亩或钙镁磷肥等增加钙肥的投入,施镁肥(MgO)2—3公斤/亩。
来源: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