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建宁乡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探索“智慧农业+光伏”发展新模式,在郭庄村新建200亩现代化智慧大棚农光互补项目,采取“棚顶发电、棚内种植”的绿色产业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朗世现代农业智慧大棚项目建设现场,40余名工人各司其职,焊接大棚钢架、涂刷防腐漆、安装光伏发电面板,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已安装完成的光伏板在棚顶整齐排列,成为了郭庄村发展大棚种植的一大产业特色。
项目技术员 郭焕峰:我们采用“棚顶发电、棚内种植”模式,棚顶光伏系统通过太阳能板与逆变器,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所发电量可直接满足棚内冬季供暖需求,提高大棚温度以加速农作物生长,实现发电与种植的双重收益。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200亩,规划在棚顶安装12MW分布式光伏板,棚下建设18栋智慧大棚。自3月开工以来,A1区已整体完工,A2区正在进行钢架焊接,A3区进入前期筹备工作。目前已有3MW分布式光伏板投入发电运行,项目整体建设进度达70%,预计8月实现全面竣工。
项目负责人 李贺柠: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减少1万吨碳排放,环保效益相当于关停5台燃煤锅炉,同时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接下来,我们将推进太阳能板铺设与塑料薄膜安装工作,在确保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配人力物力,提高效率,同步落实防暑防汛措施,全力保障项目平稳推进,确保如期高质量竣工。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均发电1200万度,不仅能满足大棚用电需求,还可创造约400万元年收益。同时,棚内将引入物联网环境调控、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等前沿农业技术,种植食用菌、中药材等高附加值作物,每年节省电费12万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