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26-29日,“2021高附加值植物高效生产国际研讨会”、“第二十届中国温室产业大会暨中国温室园艺行业2021年会,即将在浙江杭州联合召开。
随着后疫情时代与逆全球化发展,为加强国内外学术与技术交流以促进产学政研推深度结合与跨界融合,2021年高附加值植物高效生产国际研讨会联合中国温室产业大会平台,特邀国内外行业专家、资深从业者,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高产高效、清洁低碳、生态智能的设施园艺工程与植物工厂技术。大会通过1个特约论坛、9个分会场论坛,把脉行业发展方向,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论坛导览●
01 开幕式&行业发展论坛(特约报告)
02 分会场:光环境生理
03 分会场:设施水肥高效利用
04 分会场:LED植物工厂
05 分会场:设施莓类高效生产
06 分会场:高附加值植物高效生产
07 分会场:温室和植物工厂生产机械化
08 分会场:工厂化农业(种植管理/运营)
09 分会场:荷兰设施园艺技术
10 分会场:温室装备与园艺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开放式)
●特邀演讲嘉宾●

2021EPVP主席:贺冬仙 教授(Prof. Dongxian He)
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特约报告:农业生产系统的碳消纳潜力与碳中和路径研究
KeynoteSpeech:Carbon Absorption Potential and Carbon Neutrality Pathway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讲座题目:如何实现LED植物工厂的无人化与智能化
Invited Speech: How to Realize LED Plant Factory for Unmanned and Intelligent
分会场:LED植物工厂(LED Plant Factories)
贺冬仙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管控岗位科学家。199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1999年获得日本千叶大学园艺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得日本千叶大学生物环境工程专业Ph.D学位。主要从事植物环境生理、设施环境控制、LED植物工厂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30篇以上;取得授权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30项以上。2002年回国工作以来主要围绕药用铁皮石斛和贯叶金丝桃开展光环境生理研究,攻克了高光效LED光源、嵌入式组态化环境控制、营养液动态调控、植物生理反馈调控等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套适于从产业化推广的LED智能植物工厂技术与装备。

2021EPVP主席:古在丰树 教授(Prof. Toyoki Kozai)
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 名誉会长
(Honorary president of Japan Plant Factory Association)
讲座题目: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Invited Speech: Steps toward Sustainable Plant Factories with Artificial Lighting (PFALs)
分会场:LED植物工厂(LED Plant Factories)
古在丰树是生物环境工程领域的国际知名教授,现任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名誉会长。在温室园艺工程和植物工厂领域有独特的专利技术和前沿研发成果,其主导的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温室环境控制、光独立组培技术研发等科研成果均在产业界得到了推广应用,对日本、中国,乃至全球范围的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50多部,2016-2018年度出版了《Plant Factory》、《LED Lighting for Urban Agriculture》、《Smart Plant Factory》等3部LED英文专著,引领了LED植物工厂技术发展方向。
古在丰树教授曾获得1997年日本农业科学协会农业科学奖、2002年中国政府友谊奖、200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紫勋奖、2009年北美生物技术终身成就奖等。由于古在教授在教育事业和学术业绩的杰出贡献,2019年被日本政府授予“瑞宝重光奖章”。2018年获得泰国玛希隆大学荣誉博士后学位。

Leo F. M. Marcelis教授 (Prof. Leo F. M. Marcelis)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讲座题目:垂直农场植物的多彩生活
Invited Speech: The Colourful Life of Plants in Vertical Farms
分会场:LED植物工厂(LED Plant Factories)
Leo F. M. Marcelis是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科学领域的教授,1994年博士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2000-2006年担任瓦大作物生产团队长、2006-2013年担任瓦大作物生理模型团队长、2013年至今任瓦大温室园艺团队长。
Marcelis教授的研究侧重于植物生长调控、果实品质调控、光合生理,及其温室可持续生产系统等。是温室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和LED园艺应用领域的国际知名教授,常年活跃于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和国际园艺学会等。Marcelis教授是荷兰温室园艺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在设施园艺工程专业的科研与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培养多名中国籍博士,促进了中荷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Jung Eek Son教授(Prof. Jung Eek Son)
韩国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outh Korea)
讲座题目:植物工厂中植物群落截获UV-B辐射的量化及其在生物活性物质生产中的应用
Invited Speech:Quantification of UV-B Radiation Interception in 3D Plant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to Bioactive Compound Production in Plant Factories
分会场:LED植物工厂(LED Plant Factories)
Jung Eek Son是韩国首尔大学农林和生物资源(园艺科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温室园艺和植物工厂领域的教授,同时任国际园艺科学学会(ISHS)的理事会成员和工作组主席、韩国园艺科学协会会长、韩国生物环境控制协会会长和韩国垂直农业研究与工业协会会长。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无土培养、植物生长和冠层光合作用建模、3D植物建模和模拟、植物化学生产以及人工智能在温室和植物工厂中的应用的理论分析。
Son教授曾获得许多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优秀论文奖和荣誉,组织了包括GreenSys2013在内的多个国际研讨会,作为特邀演讲者参加了许多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160余篇论文。

高山弘太郎 教授(Prof. Kotaro Takayama)
日本爱媛大学(Ehime University, Japan)
讲座题目:用于温室智能环境控制的高分辨率植物数据
Invited Speech:High-resolution Plant Data for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 Greenhouse
分会场:高附加值植物高效生产(Efficient Production of Value-added Plants)
高山弘太郎教授是活跃在设施园艺工程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2004年于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爱媛大学任教,2017年升任教授,2018年兼任丰桥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致力于温室作物光合生理研究与荧光检测,他最近的开发成果——叶绿素荧光成像机器人和光合作用/蒸腾实时监测室已在日本上市。叶绿素荧光成像机器人不仅可以评估光合作用活动,还可以评估商业温室和植物工厂中种植的番茄、黄瓜、草莓和生菜的日常生长情况。光合作用/蒸腾实时监测室能监测商业温室中生长的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和总电导变化信息。
高山弘太郎教授曾获得2000年第14届CIGR筑波会议论文奖、2001年度日本植物工厂学会杰出贡献奖、2002年度日本植物工厂学会优秀论文奖、2010年度日本农业生物和环境工程师协会国际学术奖、2015年度日本农业信息学学会桥本奖、2016年度日本农业信息学学会学术贡献奖等。

Marc Van Iersel 教授(Prof. Marc Van Iersel)
美国佐治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USA)
讲座题目:可控环境农业中的光能利用效率:从生物物理学到系统性能
Invited Speech:Light Use Efficiency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griculture: from Biophysics to System Performance
分会场:光环境生理(Light Environmental Physiology)
Marc Van Iersel,博士,自1995年以来一直在佐治亚大学工作,现任园艺系教授。主要研究内容为温室和垂直农场中具有成本效次术,以及用于生长监测和生物防治的成像技术。是LAMP项目(www.hortlamp.org)的负责人,该项目耗资500万美元,总部设在美国,集聚植物科学家、工程师和经济学家以制定经济有效的补光策略。2017年,合作创办了坎迪杜斯公司(www.candidus.us),以帮助温室行业引进新的照明策略。曾发表超过145篇论文,被邀请至世界各地(包括意大利、西班牙、中国台湾、肯尼亚、加拿大、智利和巴西)发表演讲。

杨春虹 研究员(Researcher Chunhong Yang)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讲座题目:光: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Invited Speech:Light: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Pla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分会场:光环境生理(Light Environmental Physiology)
杨春虹,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于1982年获得兰州大学生物系学士,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1994年获得德国美因茨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光生物学研究,针对光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特别是在捕光蛋白基因调控及类囊体膜结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特性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与光系统II反应中心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相互作用及功能调节关系具有独到的见解;以及光质对于类囊体膜电子传递途径的影响。对于开展光学农业及新型纳米材料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潜在新能源意义具有重要的贡献。

久保田 教授(Prof. Chieri Kubota)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
讲座题目:北美温室草莓生产现状
Invited Speech:Current Status of Greenhouse Strawberry Production in North America
分会场:设施莓类高效生产(Efficient Berry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s)
久保田,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学园艺和作物科学系教授,同时担任本校农业环境控制中心的主任,美国园艺科学学会(ASHS)的研究员。久保田教授获得日本千叶大学园艺科学硕士学位和园艺工程博士学位后,在千叶大学任教6年,后在亚利桑那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工作16年,并于2017年加入俄亥俄州立大学。致力于可控环境农业作物研究,如照明技术、水分和营养管理,并将新作物引入可控环境下进行研究。

丸尾达教授(Prof. Toru Maruo)
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Japan Plant Factory Association)
讲座题目:温室/植物工厂叶菜新水培系统的未来潜力,旨在实现无循环的营养液零浪费
Invited Speech:Future Potential of New Hydroponic System for Leafy Vegetables in Greenhouse / Plant Factory Aiming at Zero Waste of Nutrient Solution with No-circulation
分会场:设施水肥高效利用(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in Greenhouses)
丸尾达,曾任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教授,2021年3月从千叶大学退休后担任园艺植物育种研究所所长。于1985年在日本千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在千叶大学园艺学部从事蔬菜生理与栽培技术研发工作,主攻设施蔬菜的无土栽培和植物工厂技术。
丸尾教授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温室作物光合生理与环境控制技术;2)无土栽培蔬菜的定量养分管理技术;3)人工光叶菜工厂的蔬菜烧顶机理与防治;4)温室低段高密度番茄栽培原理与技术集成;5)种子繁殖型草莓高效栽培技术与育种研究。

Wim Voogt研究员 (Researcher Wim Voogt)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讲座题目:限制商业温室蔬菜生产系统中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因素
Invited Speech:The Limiting Factors for Maximizing the Water and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in Commercial Greenhouse Vegetables Production Systems
分会场:设施水肥高效利用(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in Greenhouses)
Wim Voogt,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温室园艺系研究员。长期致力于荷兰式长季节吊蔓果菜栽培的无土栽培模式与植物营养调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在营养液调控和植物营养生理等领域有独到的理论见解和实践经验,在国际温室园艺领域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温室作物的大量元素调控有深入研究,在微量元素调控领域亦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是无土栽培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
Wim Voogt研究员从本科到博士均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之后一直在瓦赫宁根大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温室生产现场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能力。合著了《Plant Nutrition in Greenhouse Crops》,发表了大量关于植物营养和水分的研究报告,并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主要研究的作物有番茄、黄瓜、辣椒、生菜以及切花(菊花、六出花、非洲菊)和浆果(草莓、蓝莓)。

Pierre-Emmanuel Bournet教授 (Prof. Pierre-Emmanuel Bournet)
法国西部农学院(Agro Campus Ouest, France)
讲座题目:利用分布式气候模式模拟温室观赏作物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Invited Speech:Using Distributed Climate Modeling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 of a Greenhouse Ornamental Crop to Water Restriction
分会场:设施水肥高效利用(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in Greenhouses)
Pierre-Emmanuel Bournet,教授,1996年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后相继在布鲁塞尔的法国海洋研究所、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的法国计算机科学与自动化研究所和巴黎的农学高等工程学校工作。2001年,在法国西部农学院任助理教授,于2011年被评为教授。
Pierre-Emmanuel Bournet教授现任法国西部农学院环境物理和园艺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曾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要致力于温室分布式气候和城市气候的建模工作,重点研究植物与局部气候的相互辐射作用与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并担任为Greensys2019的共同召集人。

大政谦次 教授(Prof. Kenji Omasa)
日本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讲座题目:植物结构和功能的3D遥感技术
Invited Speech:3D Remote Sensing of Plant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分会场:温室和植物工厂生产机械化(Mechanization of Greenhouses and Plant Factories)
大政谦次教授是日本著名植物影像技术专家,现任高崎健康福利大学农学部院长,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于1973年和1975年先后获得日本爱媛大学的农学硕士学位和农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工作24年,先后担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生物气候室负责人和环境植物科学负责人。1999年任东京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教授,2016年退休,同时成为东京大学的名誉教授。此外还任日本科学委员会的委员、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的客座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的客座教授、爱媛大学的客座教授。大政谦次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环境、农业气象、农业环境工学、植物生理、生物环境制御学等。
大政谦次教授曾获得1991年日本科学技术厅颁发的学术成果奖、2011年日本农业科学奖、201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紫勋奖、2019年日本国际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师协会委员会JAICABE奖。
●参会人员●
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与设施园艺领域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金融投资、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从业人员、涉业人员,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等。
●会议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1年12月26~29日,26日报到;30日离会。
地点: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杭州市萧山区市心中路818号)。
●会务组联系●
联系人:(同微信号) 王 慧13811392269 张 杨18618439769 吕 艳18612768891
●报名通道●
通道二:https://jinshuju.net/f/VkvFZ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