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消费力和领导力如今越来越强大,不仅仅体现在家庭消费的决策主要由女性来决定,更是有更多的女性在创业和领导岗位上展现风采。

“误打误撞”进入农业的“番茄妈妈”
37岁的何继红是叮咚买菜惠南农场的经理,也是叮咚农业一键管理唯一的女性员工。她不仅是一位7岁男孩的母亲,更是农场里千千万万小番茄的“妈妈”,像孕育孩子一样照顾一茬又一茬的小番茄。
每天早上6点左右,何继红就要从家里出发去上班,因为农场上班的时间是7点,她驾车去农场还需要40~50分钟。与在办公室办公的普通白领不同,何继红平时有一半多的时间是在室外工作,穿梭在80多亩的田间地头,所以平均每天的微信步数在1.5万步到2万步之间。一顶戴了3年的遮阳帽是何继红最好的工作伙伴,每天与蔬菜们打交道的时候,何继红都会戴着它,现在已经洗得有点略微发白。
“我目前负责惠南农场,这个农场主要种植叶菜和小番茄。我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农场生产管理和人员管理,要确保生产有计划、有效率、稳定地开展。虽然总是在室外工作,但是体力劳动不多,因为我们在生产操作的一些环节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智能控制,例如温室的开窗通风、浇水施肥等等。”何继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虽然已经在农业行业工作了十多年,但回忆起踏入这个行业的原因,何继红认为是“误打误撞”。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其实我不是特别了解农学专业,但因为一个学校能填好几个专业,我最后还缺一个专业,就填上了农学,后来没想到真的被这个专业录取了。”
2009年本科毕业后,何继红选择了继续深造,又在研究生期间学了3年的蔬菜学。
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何继红并谈不上热爱,那时的她,只是想寻求一份谋生的工作。何继红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当她种植的第一批“番茄宝宝”出生时,她终于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快乐。
“当时我在一家温室公司工作,在一个基地从零开始做无土番茄的种植,当时我们人手很少,所以我们基地的员工所有的事情都得干,从基地建设,到种植、采收,再到技术研发。当我们的第一批番茄成熟的时候,看到硕果累累的成果,想到从无到有一路的亲力亲为没有白费,就觉得特别有满足感,甚至当时也没有想这些番茄能卖多少钱。”
自那以后,何继红才发现原来可以从工作上获得这么大的满足感,所以并不是像之前一样只把工作当工作了,而是当成一份需要用心灌溉的事业来打造。
不同于在写字楼里工作的岗位,农场经理要克服早起、暴晒、室外劳作种种困难,因而选择在农场一线工作的女性少之又少,何继红的家人们怎么看待她的工作呢?
虽然何继红小时候出生于农村家庭,但因为是女生,从小也没怎么接触农活。“刚开始毕业的时候我选择了从事农业,父母也觉得做一线生产很辛苦,起早贪黑,有时候开玩笑说最好不要工作了。但是其实家里人后来也了解到,我能坚持做这份工作是因为它适合我,我也喜欢这份工作,我能从工作中获取能量、快乐和知识。”
何继红的丈夫是同行,非常支持她的工作。“我比较忙的时候,有的时候晚上可能10点多才到家,早上6点左右又得出门去农场,所以他还是比较支持,他的时间会比较灵活,所以能更多地照顾孩子,照顾家庭。”
何继红既是一位在农业行业摸爬滚打了12年的从业者,也是一位7岁孩子的母亲,在她看来,这两个身份有着不少的共通之处。
“养育孩子和种植作物之间的共性很多,最重要的是我觉得都需要尊重天性、尊重科学,持续用心地投入和关注。以孩子为例,不同的养育方式下孩子的行为习惯、逻辑表达会有差异,所以作为父母需要意识到这一点,相应地注意自己的言行,投入爱心、耐心、责任心,理解他的天性、给予他需要的帮助和陪伴。放到植物上面来说,也是一样,植物没有表情也不会说话,不会表达它舒不舒服、长得好不好,它的生长环境可以说是完全由人来决定的,所以人的合理干预至关重要,需要很高的关注度、责任心、耐心,尊重它的基因和生理需求,不能盲目按自己的想象来。”
何继红认为,她作为女性,在这份看似更适合男性的工作上其实有着不小的优势。“农业种植生产看起来不复杂,但其实影响的因素很多,比如番茄种植,就是一个长达至少五六个月的持续过程,对于温、光、水、汽、肥、作物的长势等因素,需要持续地关注和投入。这方面我觉得可能女性更具优势一些,女性相对更耐心细心一点。另外,在生产一线的沟通上面,女性也更容易发挥刚柔并济的优势,原则性问题绝不妥协,但在日常的管理中可以更具亲和力一些。”何继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