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刚过完,工人就回来上班了。试验田里的大豆已经成熟,不能再经雨水,所以我们要抓紧抢收。”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龙说,“大豆要高产,品种是关键,公司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千豆1号’平均亩产在225.51公斤,较对照增产12.64%。”
种子被誉为“农业芯片”,小小的种子,连着“国之大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也是人民的饭碗是否稳当的核心。宿城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有小麦、水稻、玉米和蔬果种质资源基因库2个,种质资源库2000立方米,收存小麦、水稻、玉米种质资源2.5万份,蔬果种质资源1万余份,现已入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9家、全国育繁推一体化企业4家、育种研究所2家。宿城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有中江种业、瑞华农业、大华种业等“中国种业五十强企业”,还有国内唯一的现代蔬菜产业技术综合服务商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园区育种企业密度、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在宿迁,农业产业园不仅可以培育好种子、育出好苗子,还能将这些种子、苗子实实在在转化为群众的收入。
笔者走进宿城区王官集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蝴蝶兰大世界里花香四溢,工作人员正在展销区进行直播,朵朵“致富幸福花”绽放“美丽经济”。
据了解,该项目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蝴蝶兰组培中心,每年生产各种组培苗6000万余株、种植苗1200万余株,预计年产值8.6亿元,致力打造集品种研发、种苗繁育、栽培种植、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现代化兰花综合生产基地。
“项目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部分温室大棚采用企业和经营主体联营的方式,由企业统一提供温室大棚、种苗、技术、管理、销售。”王官集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经营主体每亩每年可增收5万元以上,带动就业650余人,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50万余元。
王官集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是宿迁39家联农带农产业化联合体之一。近年来,宿迁以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为引领,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通过联农带农产业化联合体,带动8万余户农户成为产业链“合伙人”。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万元,同比增长6.9%,增速居全省第5位;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为1.56:1,全省最优。
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宿迁把园区作为群链建设的主阵地和核心区,按照“建设一个园区、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农民、打造一个品牌”思路,以覆盖主导产业优势区为目标,启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园、省级园,加快构建国家、省、市三级园区体系。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家、省级示范园5家、认定市级园5家,新纳入市级园创建10家,市级以上园区建成核心区面积达44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50万亩。同时,围绕主体入园、项目驻园、要素聚园,累计建成科技创新、电商综合服务、人才服务等公共平台89个,吸引14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入园发展,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36家,占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二,园区年综合产值达360亿元。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在常态化推进园区建设的同时,市农业农村局也会立足农业产业园特色,聚焦延链强链,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农产品加工、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农业重大项目优先落户园区,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努力形成以园区化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刘海 谢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