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010-53329002
微信
我要采购>>发布产品>>
热门分类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要闻
如何用手机“新农具”干好直播“新农活”?听听两位江苏新农人的致富故事
2024-07-01 来源:新华日报 阅读量:3 评论:0
        近日,2024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育行动在泰州启动。时下,直播带货成为网络销售的新潮流。怎样抢抓机遇,让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启动仪式现场,两位来自基层一线的新农人代表——兴化市大垛镇陈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涛,泰兴市织梦家庭农场农场主费琳琳,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实践探索。
ntenteditable="false">

“红色主播”靠互联网营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刘涛所在的大垛镇陈卞村,由于知名度不高,农产品只能低价卖给中间商,好东西一直卖不上好价钱。为了帮助村民增收,兴化市委组织部制定了“红色主播”“双有”培育计划,刘涛注册“小刘支书”抖音号和视频号,成了一名为家乡代言的红色主播。

“刚开始,我花一个星期制作出首条短视频,浏览量却没有过百,后面接连几条都是如此。”如何把浏览量、粉丝量提上去?刘涛告诉记者,他通过兴化市网络名人党委平台,主动请教网络名人,研究平台算法,学习制作技巧,积极参加各类专场主题直播活动。经过持续努力,“小刘支书”粉丝实现了从“零”到“万”的突破,短视频播放量超过1000万,累计帮助农户销售大闸蟹、草鸡蛋、蓝莓、桃子等农产品超百万元。刘涛团队还获得了2023年“青耘中国·我为家乡代言”直播助农活动暨第二届泰州市苏货新农人互联网营销大赛一等奖。

从“零”到“万”,改善的不只是陈卞村村民的生活,还带火了更多新农人参与销售。今年以来,刘涛团队培育党员主播2名,新农人主播3名,组建村级银发主播团队。新农人主播“00后放牛娃”每天直播农产品销售额破万元,开播两月销售额突破了50万元,开启了返乡创业新征程。

ntenteditable="false">

从社区团购到供货大商超,提升附加值把蔬菜卖出好价钱

泰兴市织梦家庭农场农场主费琳琳,从小生长在农村。2016年,这名“85后”带着全部积蓄返乡创业,开办农场。一开始,费琳琳采用的还是传统销售方式,把蔬菜、鸡蛋等农产品放在菜市场里售卖。“除了传统的售卖方式,有没有更好的销售形式?”费琳琳把之前在大城市工作中的私域营销经验和思路,用到农产品销售上。在社交媒体上开展微营销、群接龙、开发微信小程序、招募社区团长、设置城区领取点,为客户送上新鲜的蔬菜……凭借新鲜、纯天然的品质,农场产品逐渐有了名气,有时甚至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父母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再也不用担心菜卖不出去了。”费琳琳开心地告诉记者。

2020年初,她牵头成立泰兴市织梦蔬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全镇45家蔬菜种植类家庭农场入社。疫情期间,合作社周边不少菜农遇到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能不能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把蔬菜卖到大商超去?带着乡亲们的热切期盼,费琳琳逐个敲开了大润发、盒马鲜生等连锁超市的大门。依托大型商超的生鲜供应链和品牌营销的支持,发展订单销售。三年时间里,农场从最初供应1家超市到现在供应上百家超市,从刚开始的一天几十斤,到现在的高峰期一天几百吨,数千个家庭在共富的路上越走越宽。

2021年,费琳琳注册成立了织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申请自主商标“广琳织梦”。“织梦”从当初寄托着费琳琳一家人的“小康梦”,变成合作社农户们的“致富梦”。当前,公司已拥有50人规模的专业核心团队,实现了线上线下产销融合。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公司在泰兴广陵镇建设了8000平方的标准化冷链分拣中心和一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具备农残检测、保鲜冷藏、电商交易、网络直播间等多重功能,无缝对接大润发、盒马等品牌商超。

ntenteditable="false">费琳琳在直播间介绍农场种植的鸡毛菜

“蔬菜在地头采摘好,就能立即送到附近的基地进行摘拣、清洗、加工、冷冻、包装,最大程度减少了流通损耗,降低了成本。”费琳琳告诉记者,农场种植的生菜,如果在当地一斤只能卖到一块多钱。在冷链基地经过精深加工后,在上海等超市上架后,售价能卖到两三块钱甚至更高,有效帮助农户增加收入。“既带动更多村民依靠产业致富,也希望通过网络直播给消费者带来可视化选择,保障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费琳琳向记者介绍,目前公司已与大润发签订了订单种植合作协议,订单化生产,科学绿色种植,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也保证农户的每一份收益。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通过循环养殖智慧化种植,以及果蔬多元化精深加工,做品牌化、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下,大力拓展电商渠道,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实现产品从产地直达餐桌。让全国更多用户享受到基地直采的优势和优惠价格,更多老百姓吃上新鲜、安全的食材。”

ntenteditable="false">织梦农场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刘涛和费琳琳的故事,是江苏省乡村电商经济发展的缩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省农业农村厅不仅每年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万人培训”和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还积极会同省委网信办等牵头单位,连续四年指导开展“苏货新农人”培育行动,培养出一批急需的农业电商人才,聚集起一批优秀的新农人主播。

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参与和加入到网络销售、直播带货行业,他们让手机成了新农具、流量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活,带火了大闸蟹、大米、小龙虾、精品水果等当地农特产品。截至2023年底,江苏全省苏货直播的行业公益讲师队伍通过线上+线下,已累计完成江苏全省6.1万新农人的互联网营销公益培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樊玉立

我要评论
0相关评论
相关信息
  • 农业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院士、教授、企业家们2024-03-183月15日,由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走在前”专家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围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生物育种、智能装备、智慧农业、人才培养
  • 吉林吸引“新农人”回家:用新技术建好吾乡2023-10-07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城市游客对田园牧歌的追捧让35岁的陈凤东忙且快乐他负责的四季果蔬大棚,每天都吸引千余人采摘、观赏。在
  • 李成贵:发挥北京都市农业优势,鼓励更多新农人2023-03-15李成贵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应该发展好都市现代农业,并必须坚持以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为目标。首都的农业不仅具备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还具备很强的社会文化功能,农业资源的利用与农产品主
  • 重庆丰都:“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2022-09-05170多种果树苗、迷你小西瓜20元一个、草莓苗一年能卖400多万元……在重庆市丰都县枣丰协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负责人侯俊、王合兴向记者介绍大棚里的果蔬品种时,如数家珍。“未来农业不再是靠天吃饭,而是靠科技赋
  • 年育苗能力达1.8亿株!“新农人”郭军见:要帮2021-07-14“3天前刚发给河南客户5万株苗,目前黄瓜苗、辣椒苗和苦瓜苗正在起苗。”7月8日,兰陵县向城镇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军见说。目前,合作社育苗基地有60座育苗大棚,可以繁育辣椒、黄瓜、西红柿、草莓等几十
  • 温室网 版权所有 2000-2022 服务热线:010-53329002 请与我们链接:cnga@cngreenhouse.com京ICP备0905014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