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落实落细灾害防范和应对措施,1月11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寒潮防范应对确保蔬菜稳产保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蔬菜防灾减损稳产保供工作。
《通知》强调,春节将至,蔬菜进入消费旺季,保障蔬菜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运行,满足人民群众节日需求,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认识保障蔬菜有效供给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蔬菜保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把做好寒潮防范应对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主动科学应对,强化指导服务,千方百计化解灾害不利影响,降低在田蔬菜生产损失,确保春节蔬菜市场供应稳定。
《通知》要求,一是主动科学应对。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部门沟通会商,完善防范应对预案和针对性措施。通过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等渠道,及时将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通知到生产主体,增强主动避灾、科学防灾意识,提前做好农资和防寒增温物资储备。二是强化防寒措施。北方地区重点做好日光温室维修加固、保温增温、积雪清扫等,防止设施受损和冻害发生。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及时检修大棚骨架,移除遮阳网和防虫网,做好棚内增温补光,提高保温性能。南方露地蔬菜提前中耕培土护根防寒,积极采用无纺布、农膜等浮动覆盖方式防寒。三是强化田间管理。及时清沟排渍,科学调控肥水,强化病虫防控,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根据市场和天气情况,及时采收成熟蔬菜。灾损严重的地块,因地制宜抢种速生叶菜,减少因灾损失,增加蔬菜供应量。四是保障顺畅流通。加强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信息监测,适时发布有关信息,引导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合理安排上市档期。指导大中城市健全应急保供机制,完善应急保供生产、运销主体名录,提前做好供需对接、运力储备。强化部门协调配合,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提升流通效率。(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华科资源记者也在第一时间联络了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宗蔬菜栽培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高丽红教授,请她给予广大设施农业生产者如下具体指导意见。
(一)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应对寒潮措施
采取在保温被外覆盖塑料薄膜等措施,确保保温被干爽和保温效果;根据实际条件在温室内采取多层覆盖,或使用增温块、高压钠灯、电热炉、自动加热风机等进行临时加温。对于“温室热宝”应急增温块,每亩地用量10块,于凌晨1点钟左右点燃应用;也可采用自动加热风机,可于夜间10点和凌晨2点分别启动1~1.5小时。
可提前3~5天喷施葡萄糖或者氨基酸等含糖类、氨基酸类叶面肥,也可喷施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等抗冷诱导剂,混合磷酸二氢钾,增强作物防寒抗冻能力。寒潮过后,使用海藻酸、鱼蛋白、生物菌、甲壳素等促根肥料,再根据长势选择氮磷钾含量不同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对受冷害或冻害的植株,可用外源含氨基酸叶面肥、低温诱抗剂等喷洒,如可选海藻酸、鱼蛋白、甲壳素、芸苔素内酯等,再加钙镁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以促进生长,加快机体恢复,同时也有利于果菜类蔬菜花芽分化,提高产量及品质。
(二)中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对寒潮措施
中部地区目前正处低温阶段,露地蔬菜生长缓慢,此次气候影响会相对有限。但由于降温幅度较大,一方面要加强在园露地蔬菜清沟排渍,必要时如红菜薹可覆盖无纺布,防止由于气温聚降带来的冻害;另一方面降温后蔬菜市场价格一般会不同程度的上涨,对于可采收的蔬菜如甘蓝、红菜薹、大蒜、莲藕等应尽早及时采收上市,做到保供增收两不误。
大风前夕,利用压膜线加固大棚棚架,检查棚周防止跑风漏气,大风过后及时通风透气;降温前1周开始控水控肥,保持棚内干燥,防止低温高湿病害发生;或提前3~5天叶面喷施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等抗冷诱导剂,混合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耐寒性;低温期间盖膜保温,低温过后及时通风换气,防止大棚在园蔬菜因气温变化剧烈导致的“闪苗”现象发生。大棚还可结合熏烟来减轻冻害程度。熏烟材料可选用锯末或稻壳,在夜间点燃,但不得有明火。熏烟之后禁止人畜进入大棚,以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事故。
目前是我国中部地区早春茄果类(番茄、辣椒、茄子)和瓜类蔬菜(黄瓜、西葫芦、瓠子、甜瓜、西瓜)重要的育苗阶段。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一是棚内增温补光。在塑料大棚内苗床上增加薄膜覆盖,并在薄膜上加盖草帘或无纺布,早揭晚盖,提高保温性能;有条件的育苗大棚可增设补光灯和电热加温装置,还可以燃烧增温块增温。二是棚外清沟排渍降低棚内湿度。开沟排泄育苗棚周围积水,减少雨水渗透造成棚内湿度增加。三是控制浇水,保持苗床表面干燥,控制苗期病害。
(1)提前加固大棚结构,紧固压膜线,更换或修补破损的棚膜,避免大风吹损棚膜。
(2)强化田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一是加强保温防寒。在低温寒流来临前,及时密闭棚室,增强设施保温;有条件时,利用补光灯、热风炉、增温块等增温补光;叶面喷施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等抗冷诱导剂,混合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抗逆性。二是做好肥水管理。低温来临时,不进行灌水施肥。寒流天气过后,结合滴灌少量灌水施肥,可随滴灌施入适量氮磷钾复合肥、聚天门冬氨酸和锰、铜、锌等微量元素等;可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和磷酸二氢钾,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三是及时防治病害。低温阴冷天气下,棚内空气湿度高,易诱发多种蔬菜病害,应及时选择烟剂和粉尘剂类农药进行病害防治。
(3)做好抢收抢种,减轻灾害损失。现有设施条件不足以应对此次寒潮带来的降温后果,应及时采收达到上市要求的蔬菜,清除受灾后不能恢复生长的蔬菜,及时抢种1茬小白菜、菠菜、生菜、油麦菜、菜心等速生叶菜。
(1)清沟排渍,减湿控病。露地蔬菜基地应重点做好围沟、厢沟和畦沟的疏通,及时清除沟内雨水,及时排除畦面积水,降低田间地下水位及田间土壤和根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灾害性天气后及时清理受伤蔬菜残体,喷施1次广谱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
(2)及时采收,保供增收。部分地区在大范围激烈降温灾害来临前,在田蔬菜能采收的应抓紧采收,防止因降温冻伤减产,同时抢抓有利时机供应市场,增加收入。
(3)多措并举,防御冷害。南方露地蔬菜尤其是华南热作区南菜北运基地的喜温茄果和瓜豆类蔬菜,应提前做好冷害防御工作,包括在寒潮来袭前中耕培土护根防寒;提前停止浇水,也可叶面喷施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等抗冷诱导剂,混合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耐寒性;采取无纺布、农膜等浮动覆盖方式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