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环球总裁黄瑞清博士
在持续数月的Covid-19疫情期间,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种问题备受关注。 如何保障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能力,为消费者提供充足的农产品,以及如何应对物流不便和工人短缺的问题,已成为行业内外的热门话题。作为一种高科技农业生产模式,高科技温室在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月20日,瑞雪环球总裁黄瑞清博士在由中国国际园艺学会举办的现场直播活动中,比较了中国和荷兰的园艺产业发展趋势,并在京津冀蔬菜商品化生产技术交流会现场直播活动中,谈到了中国高科技温室产业的前景。
中国和荷兰高科技温室的发展趋势
“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无土栽培面积只有10公顷,无土栽培是高科技温室中常用的栽培方法。20世纪70年代,该面积仅达到30公顷,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采用无土栽培的现代温室才开始在这里兴起。番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专用面积跃升至500公顷,单产达到29 kg/m2;与此类似,北京在1970年引进无土栽培番茄设施。本世纪初只有39公顷,但自2010年以来,无土栽培在北京开始兴起,种植面积飙升至400公顷,单产达到31.5 kg/m2,黄博士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1980年荷兰和2010年北京的番茄温室面积和产量趋势惊人地相似。”
随着经济发展,无土栽培面积增加
“我相信,这一趋势完全是经济发展的产物。1978年,荷兰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2009年北京人均GDP也超过了1万美元。1990年,荷兰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当时,那里的现代园艺设施发展迅速,用于无土栽培番茄的面积增加到1200公顷,单产超过44公斤/平方米。 2018年,北京人均GDP也达到2万美元,无土栽培温室的面积也跃升至500公顷,番茄产量达到41公斤/平方米,与荷兰当时的水平相同。由此可见,经济发展与温室无土栽培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生产上的类似改善并非巧合,因为当年收入达到两万美元时,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他们也会更加注重质量、口味和安全性,从而间接地推动了该行业的发展。” “我认为,2018年,北京的经济水平达到了荷兰1990年的水平,当时中国在园艺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无土栽培技术水平也赶上了荷兰当时的水平。因此,中国的大中型城市也有机会大力发展温室园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高科技温室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高科技温室将在蔬菜和水果供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黄博士说:“多年来,市场也证明了经济发展在推动高科技温室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高科技温室的稳定性和优越性,这与我2002年从荷兰回国创办公司的时候有了很大的不同。当时,中国99%的农业专家和种植者对荷兰的高投入和高产出温室生产模式持怀疑态度,认为荷兰模式不适合中国,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种植者对此进行了“热身”,许多公司投资建设了荷兰高科技温室,我们还听说北京市政府正在开展研究,并计划扩大高科技温室的面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现代化水平以及农业的生产效率,这是促进发展这种有利于民生的生产方式的一个积极信号。与此同时,在北京Covid-19爆发期间,高科技温室继续向当地供应新鲜蔬菜,这大大缓解了蔬菜和水果的供应紧张,在危机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更多人看到了高科技温室产业的前景和未来。”
引进荷兰技术以帮助发展中国园艺
作为中国最早的综合园艺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瑞雪环球已在荷兰技术与中国园艺产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中国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温室解决方案。 黄博士说:“我们专注于高科技温室领域,并从温室设计的每一个起点开始就为客户提供帮助。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国内外园艺行业的客户实现业绩最大化。” 瑞雪国际与Verkade、Mardenkro、HortiXS、Horticoop、Priva、NPI、Staal&plast等公司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华科资源高杰/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