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业,要想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关键得在科技上做文章啊!”站在洛阳农发集团倾力打造的百亩无土种植智能温室大棚前,洛阳农发振兴乡村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五星说,“种子的引进,种苗的培育和怎样将土里的营养精准配比进行无土操作?背后都有‘大学问’,无土种植既可以防范农作物吸收土里的重金属,还可以避免很多传统种植引发的病虫害,我们这绝对是‘精打细算’、科学种粮。”
近日,记者走进洛阳国际现代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区,一排排钢结构支架高耸矗立,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地组装。据了解,这是一期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正在进行主体结构封顶施工。该项目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新型中荷高效日光温室,应用国内外先进高新生产技术,进行小番茄的无土栽培。通过智能感知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科学水肥系统,病害预警系统,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的智能化监管,预计7月底前内部设施安装到位进行调试,9月底前实现定植,进行试运营,12月份即可实现第一批作物成熟落地,投放市场供应。
除了杨五星提到的无土种植外,二期项目智慧生态鱼菜生产示范基地和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集群也体现出洛阳国际现代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区的科技含量。未来,园区将呈现“养鱼不换水,种菜种果不施肥”的可循环和谐生态场面,群众到这既可以采摘,观光旅游,也可以研学培训、农产品消费,以及体验康养和娱乐项目。
洛阳国际现代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区由洛阳农发集团精心谋划,科学落地,项目一期智能温室大棚由中国建材集团采取总承包模式实施承建,是洛阳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引领项目,将按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题,打造集现代设施农业、农业科技示范、智能装备应用、休闲观光体验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位于伊滨区,北临龙少快速,东临少林寺,西临龙门石窟,南侧是正在规划实施的郑州洛阳第三条高速。区域内大谷关、水泉石窟、万安山野生动物园、龙门通用机场等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优势显著。园区整体项目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农富通乡村产业发展研究院技术,用更科学智能的方式开展农业生产,为传统农业革新插上科技的翅膀。规划有现代化智能温室项目、智慧生态鱼菜生产示范基地、农业嘉年华项项目、农业奥特莱斯项目、产学研基地、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无动力设施体验区和大田种植示范区。项目建成后,将提供2000余个就业机会,年吸引游客量百万余人。未来,园区将充分发挥农发集团平台优势,与金融单位合作,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以供应链金融的方式,带动周边百姓共同农业致富。下一步,园区将持续健全智慧农业方案,完善“耕、种、管、收”全生育期的数字化农业产业链条,着力提升农业管养能力,构建全域智慧化农服网,持续做强做优农业产业,助推伊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