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设施标准化建造技术。
自治区园艺技术推广站在全区推广全框架组装式三代节能日光温室、模块化主动采光蓄热日光温室、大跨度拱棚等新型结构设施建造技术,较传统土墙结构温室土地利用率提高30%以上;配套新型保温被、二层幕、补光灯等轻简化设施装备,大幅提升了设施标准化建造水平及环境调控能力。截至目前,全区新建设施农业4.9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0.4万亩,大中拱棚4.4万亩,小拱棚0.17万亩。

——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截至今年9月份,自治区园艺技术推广站已在全区示范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5210亩,重点在盐碱地台田温室、连作障碍发生严重园区整园推进,有效解决根结线虫、土壤盐渍化等连作障碍问题,缓解设施“二氧化碳饥饿”和冬季亚低温现象,提高了气温、地温及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了空气湿度、病害发生率,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提高了产量、果实商品率,亩节本增收达3000元以上。同时,园艺站还设计制作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科教片,荣获“首届全国绿色园艺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短视频交流活动”最具推广价值短视频,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按照园区规模和农户需求,园艺站示范推广适宜规模化园区应用的大型智能水肥一体设备3套,推广适宜一家一户独立生产使用的小型精量水肥一体设备160套。开展基于蚯蚓生物技术的水肥一体化试验研究,自主研发设计物联网自动化控制智能水肥一体机,筛选水肥一体化专用水溶肥,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制度,改水肥粗放管理为精准管理,整体带动了蔬菜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推广蚯蚓生物技术。
利用蚯蚓特有的转化能力,蔬菜种植与蚯蚓养殖同时进行,将作物秸秆、蔬菜尾菜、畜禽粪便等转化成作物生产的有机养料,提高土壤肥力、克服连坐障碍,提升品质和产量。
“养殖1亩蚯蚓可消耗90吨-100吨农业废弃物,产生0.9吨-1.1吨鲜蚯蚓,蚯蚓粪27吨-33吨,实现种养生态循环,农业废弃物就地处理。”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算账,“截至目前,在全区推广蚯蚓套种套养、尾菜处理技术2835亩。”

——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梳理番茄、辣椒、甜瓜等6类蔬菜不同茬口病虫害防控大处方,根据蔬菜种植季节及病害发生规律,制定全生育期保健型防控方案,采用“三灌两喷法”,实行作物全生育期整体预防,改治病为防病。示范推广色板诱杀、性诱剂、植物抗性诱导及生物源农药,配套防虫网、反光幕、灰黑地膜等设施设备,病虫发生率降低近30%,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
据悉,今年以来我区新建高标准设施农业4.1万亩,集中连片蔬菜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蔬菜产业现代集配中心4个。截至9月底,全区瓜菜生产面积299.3万亩,瓜菜总产量达到598.3万吨,实现产值15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