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浙江各地把农家乐作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重要通道,坚持与美丽乡村建设互促共进,农乐业态实现了从“点上萌芽”向“产业集群”、从“单一吃住”向“多元经营”、从“各自为战”向“抱团发展”的转型升级。
当前,浙江省农家乐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特色不明显、服务质量偏低、环境污染等,成为制约农家乐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此次发布的标准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从农家乐的服务和管理两个角度入手,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构建标准框架,与原标准相比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强调“安全保障”,明确了农家乐的场地、建筑、治安、消防、信息安全等要求。二是着重“绿色发展”,如要求污水进行有效处理达标排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抵制餐饮浪费, 公筷公勺配备率、使用率100%。三是突出“示范带动”,如要求从业人员宜以当地村民为主;主要食材来自当地农产品;与周边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园区等建立联系,向顾客推介当地手工艺品、中药材、农副土特产等特色商品。四是凸显“乡土文化”,如提供当地特色菜肴、点心;提供乡村民俗、农事体验、乡村节庆等活动。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浙江省农家乐的档次和品位,推进农家乐向规范化、科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精神风貌优化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