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010-53329002
微信
我要采购>>发布产品>>
热门分类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要闻
如果蔬菜会说话
2021-02-06 来源:大众日报 阅读量:163 评论:0
0
 ——《蔬菜改变中国》跨越13个省区市记录了不起的“菜乡人”


纪录片编导在西藏日喀则采访山东寿光人孟德利(左一),采访他带领当地人在雪域高原种菜的故事。(资料片)
  
     “同胞们放心吧,山东的蔬菜都长在地里呢,充足着呢!”去年1月28日,全民“战疫”刚刚打响,山东郑重发声,请全国人民放心,山东蔬菜稳产保供。次日,山东捐赠的第一批350吨蔬菜运抵武汉,解了武汉居民的用菜之急。
    30个小时筹集300多吨,这些菜来自“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1年集散900万吨,大批蔬菜经由寿光连接国内30个省区市。从只有萝卜白菜的北方冬季到各种果蔬不断的一年四季,从平原种菜靠天吃饭到雪域高原也能自产瓜果鲜蔬,蔬菜在改变着人们味蕾的时候,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着农民、农村、农业的面貌。
    蔬菜的力量有多大?2月2日—5日,《蔬菜改变中国》开播。四个摄制组,历时一年,从寿光出发,用2020年的四季记录绿色力量蓬勃生长的旅程。跨越三十年,全程展现由冬暖式大棚引发的“绿色革命”;跨越十三省区市,全景描绘蔬菜改变命运、助力整体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的壮丽画卷。

餐桌之上引发“绿色革命”

    30多年前北方的餐桌上是什么样的?2月2日,《蔬菜改变中国》开播,一开篇就把人拉回上个世纪——三十多年前,北方冬季的餐桌上只有单一的主题,大白菜。
    “这个片子最初就源于这样一种亲切而又有点心酸的共鸣。现在大家聚在一起享受各种美食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想起谈起今昔变化。而恰恰是寿光蔬菜大棚,把这种变化带进了人们特别是北方人们的生活。”山东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刘卫斌告诉记者。
    1989年,王乐义在大棚中种下第一茬黄瓜种子,一切开始发生改变。纪录片通过《破土拔节》《绿潮竞流》《多彩硅谷》《众行者远》四集节目,从蔬菜发展历程、种植、流通、研发、打造品牌,以及人才、模式和标准输出等方面,立体展示“寿光模式”对全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脱贫奔小康的贡献、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改变。
    “从单一的白菜到现在我们可以对新鲜蔬菜任意选择,寿光的蔬菜改变了我们的餐桌,改变了我们冬天整个的生活方式。我们更想记录的是,寿光冬暖式大棚这种模式的输出所带来的脱贫攻坚的效果,改变了更多人的生活和命运。”山东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曲展说。
    蔬菜改变中国,其实是人改变中国。这部以菜为名的纪录片,关注的更多是人的故事和命运。无论是三十年前,甘冒风险带领农民种大棚、建市场的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县委书记王伯祥,还是今天竭力打造蔬菜品牌化,为合作社乡亲们抱团致富劳作的村党支部书记高象鹏、抛家舍业勇做智慧农业先驱者的林森博士、年过半百勇于尝试新科技的菜农孙明山、“种全国、卖全球”的李兴华、开创海外销售新模式的职业经理人张满义、雪域高原上打造百果园的孟德利、贵州武陵山区坚守脱贫攻坚一线的科技副乡长赵金良……他们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带动者。他们的命运和经历,烙刻着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的变革之印。
    在四集有限篇幅中,摄制组记录的不仅仅是寿光故事,也是山东故事、中国故事,记录的是“了不起的菜乡人”“了不起的乡村振兴蓬勃力量”。刘卫斌介绍:“我们力图通过平视视角,记录人物,讲述故事。不过分渲染,不过多描述,精细记录,大胆取舍,让典型人物自己说话,寿光人的群像就可以立得住,寿光精神就能生动体现,寿光模式的巨大作用,也就自然呈现了。”

“植物是有灵性的”
    纪录片是时间的朋友。用心用情去调研思考,调有所得,研有所判,擘画有物。
    2019年12月,《蔬菜改变中国》开机,一拍就是8个多月。这中间,摄制组要摸清植物的生长规律,要适应科研工作者的研发节奏,要在几个月时间里浓缩寿光的30年,还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
    “大年初二,疫情形势趋紧,我们不得不从村子里撤离,原有的拍摄计划中断了。大年初三突然出现了新的拍摄视角,寿光的菜农开始摘菜往武汉捐。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我们一个记者跟着捐菜的车从寿光一路到武汉,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当时没想好拍这段怎么用,后来这段素材成为了片子中重要的部分。”编导董雅丽介绍。
    更难的是用几个月浓缩几十年。三十年前,由冬暖式蔬菜大棚引发的“绿色革命”,改变了中国冬季蔬菜的生产、消费大格局,被称为当代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革命;三十年后,寿光已成为中国蔬菜之乡、设施农业高科技集聚转化地、世界“蔬菜种子硅谷”。如今寿光大棚已经发展到了第七代,几十年前的情景如何再现?
    “经过仔细调研,发现绿色变革起源地三元朱村还有一个一代大棚被保护性地保留了,顺着这个线索,离这个大棚不到100米,发现了一对大学毕业返乡种棚的王聪小夫妻,顺藤摸瓜,一个生动的菜乡人对土地的精耕传承故事,由此被挖掘被提炼被展示。”刘卫斌说。
    串联时间,还得勾连空间。仅从市场的角度看,寿光的蔬菜连接着国内30个省区市的餐桌,推开国门还有通往日本、韩国的蓝色通道,通往美国、委内瑞拉的空中通道,寒冷的俄罗斯也在寿光的生意版图之内。“我们的重点拍摄地是寿光,但是远远不局限于寿光。我们30多个人跑了13个省区市,西藏、新疆、江西、贵州、河南、江苏、内蒙古、广东、海南等都有我们的脚印。还借助荷兰、俄罗斯、韩国的摄制力量,完成了海外场景的拍摄。”编导王亚均告诉记者。
    宏大场景外,纪录片还多处呈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微观视觉画面,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微博上被网友们广泛转发:种子的萌动破土、丝瓜的伸须爬蔓、蔬菜丛林的旅行,石破天惊、生生不息。“植物是有灵性的。有的时候镜头对着这一朵花的时候,等了一个星期也不开,然后你撤了,它就开了。”董雅丽说,最长的一个镜头,摄影师等了半个月。
    为了拍好植物生长,摄制组专门派了两位摄像拿着9套设备,设计了多种拍摄方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小生态:鱼缸、灯箱、水泥浇筑……一次次了解植物的习性、生长周期,一次次布置光源、机位,无数个24小时的轮守,精修15000幅画面,最终选出40多组镜头。王政平、张华宁用“笨办法”给观众呈现出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认知中单一的大棚和单调的作物印象。
    “蔬菜我们天天都吃,但它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从地底下的扎根到萌芽,到枝蔓的生长再到开花、结果,很少有人见到。我们把它记录下来,呈现出来,很多人包括很多菜农看到之后都会感叹‘原来植物是这样生长的!’”刘卫斌说。纪录片采用工笔手法,用生动故事记录菜乡人敢为人先、引领风先的精神气质,浓缩菜乡三十年的求索路,阐释“寿光模式”形成的必然。

最高端技术和最普通农民
    植物怎么长大,蔬菜如何远行,农民怎么致富……四集纪录片,一个个菜乡人的故事,摄制组想用镜头呈现、表达的远不止于此。
    “现在农民有学机械、会计的大学生,有学农林的研究生,他们不仅懂种植,还懂市场,会钻研。他们的活动轨迹在寿光、在山东、在广东甚至东南亚,他们的想法很多,他们的眼睛早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影片重新认知农民这个职业。”董雅丽说。
    “凌晨2点,寿光的地利物流园车水马龙灯火辉煌。那里凌晨4点开秤,但是当地的菜农零点就开始陆续进场。寿光取得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没人见过。希望通过这个片子能够让大家更理解他们,理解成绩的取得背后有30年的辛苦付出。”编导李蕴琦说。
    “片中有大量最先进的农业设施,炫酷黑科技。而使用它们的,正是一个个最普通的农民。最高端的技术和最普通农民的结合,正是当前的农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山东很牛,山东的农民很牛。”编导史玉银说。
    “我们去了新疆红其拉甫口岸,西藏日喀则,贵州武陵山区等,这些过去想都不敢想能种大棚种蔬菜的地方,如今通过寿光的技术输出、模式输出种出了新鲜蔬菜。曾经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们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国的农民很伟大。”编导王海丽说。
    编导们把那些触动过他们的感人故事小心地包裹在镜头之下,借助声光画面与观众共享。
    看完纪录片,网友“卜祥山”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寿光蔬菜的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它经历了几代人的付出。无论成绩还是成果,都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得来的。当别的地区的人们在农闲时节晒太阳、炕头聊天、‘砸牙’的时候,寿光人早已开始了白天大棚劳作,晚上放下大棚保温被后还要‘挑灯夜战’。前几天,一位朋友实地参观考察了寿光蔬菜种植、流通的过程,不由得发了一阵感慨,‘寿光人太能干了!没白没黑!寿光人没有道理不富裕起来!’”
    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彩椒大棚种植户李宝先和圣城街道北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玉江不约而同地守候在电视机前,与全家人一起观看这部讲述身边事的纪录片。片子播完,李宝先自豪感满满:“寿光的大棚菜卖到天南海北,让很多人冬天吃上了新鲜的高品质蔬菜,我们菜农也过上了好日子。我有时出门在外,人家听说我是寿光的,都愿意和我拉呱,这让我很有面子。”片中提到的于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口感番茄,蹚出了一条高品质现代农业发展好路子的事例,引发了刘玉江工作上的思考:“我们也成立了合作社,发展品质蔬菜,比如黄瓜和番茄,已经和南方的一些超市对接。看了他们的故事,对走品质蔬菜之路这事儿,我们更有信心了。”
    30年前,王乐义播种下的那颗种子发芽了,它萌生出的不仅仅是一株黄瓜、一个大棚、一个产业,它是一种精神,一直在伴随时代成长、一直延续到新一代年轻人身上的精神。《蔬菜改变中国》着力描绘的正是这样一群人,在新发展阶段,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在奔跑追梦的“了不起”的奋斗者群像。他们的命运与蔬菜交织,为我们的时代留下真实、生动的影像。
 
我要评论
0相关评论
相关信息
  • [辽宁]事关黑土地!定了,1350万亩!2024-04-02今年,辽宁省要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350万亩,...
  • 大连市6家生产单位设施大樱桃样品随机抽检合格2024-04-02为进一步加强大连市地产设施大樱桃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市民食用和休闲采摘安全,按照大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春季系列行动要求,3月
  • 沈阳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机械化作业现场观摩培训2024-04-023月20日,沈阳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机械化作业现场观摩培训会在康平县召开,进一步推动日光温室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及配套装备推广,提升蔬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设施蔬菜撒肥机、起垄覆膜施肥铺滴灌管一体机、移
  • 【直击现场】2024 年智能农机跨界应用论坛成功2024-04-013月29日,2024 年智能农机跨界应用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成功举办。
  • 手机成了“新农具” “云”上春耕尽显科技范2024-04-01在这里,手机也成了“新农具”,农艺师可以实时通过手机全天候监控大棚种植情况,并且对温度、光照等进行实时调节,根据作物的不同过程进行智能调节。  
  • 江西赣州:智慧育秧助力粮食生产2024-04-01赣州市南康区横市镇农事综合服务中心育秧工厂,村民在管护水稻秧苗。人民网 朱海鹏摄人民网赣州3月28日电(朱海鹏)3月27日,江
  •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刘永昌:推进2024-03-28多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持续推进设施农业蓬勃发展,...
  • 2024第三届全国果蔬产业链交流会在泰安顺利举办2024-03-283月27日,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指导,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4第三届全国果蔬产业链交流会”活动,在山东省泰安市顺利举办。
  • 现场 | 2024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盛大开幕2024-03-283月28日,2024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农机展)在河南驻马店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据悉这是春季农机展会的压台大戏,
  • 朔州市推动蔬菜产业不断提质增效2024-03-27走进朔州市天锦泽农牧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里,一根根黄瓜挂在绿油油的瓜藤上,长势喜人,种植户一边采摘成熟的黄瓜,一边介绍说,
  • 温室网 版权所有 2000-2022 服务热线:010-53329002 请与我们链接:cnga@cngreenhouse.com京ICP备0905014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