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010-53329002
微信
我要采购>>发布产品>>
热门分类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要闻
价格“蹦极”之后,重庆蓝莓大区抢跑“下半场”
2024-06-24 来源:重庆日报 阅读量:4 评论:0
蓝莓


        最近,又到蓝莓上市高峰期,可南川区蓝莓种植大户、人亮美蓝莓园负责人马长兴的底气却不足——6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几个“砍价”电话先后打进来,他一律开了“绿灯”:“没法,以前论个卖,现在按斤卖。”
 
  蓝莓是世界第二大浆果,素有“水果皇后”之誉,其价格曾卖到上百元一斤,如今未能延续价格神话,至今年更创下近年新低。
 
  价格“蹦极”的背后,是国内蓝莓种植的快速扩张和国外蓝莓的大量引进。重庆自2000年开始种植蓝莓,至去年发展至2万亩,其中南川区有1.1万亩。眼下,价格震荡正让这个蓝莓大区承压。一场以抢跑产业发展“下半场”为目标,以精深加工为核心、以“买全国卖全国”为布局的战略自救就此开启。
 
  价格爆跌 

  “以前论个卖,现在按斤卖” 
 
  马长兴原本是财会行业的佼佼者,拥有资产评估师、造价工程师等一大堆证书。2013年,听朋友说起种蓝莓有市场前景,他一头扎了进来,在南川区大观镇铁桥村流转300余亩土地,跨界种植。
 
  2016年,仅仅是维持了两三年的高价后,马长兴就感觉蓝莓价格进入了下行通道,至今年蓝莓单价已跌落至十几元,“收入只够支付流转费与人工费”。
 
  同在南川从事蓝莓产业的向可怀对此感同身受。向可怀曾任重庆嘉蓝悦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公司2018年进驻南川种植蓝莓,陆续扩展至4000亩,曾是南川区蓝莓龙头企业。
 
  “以前论个卖,现在按斤卖,扩张实在太快了。”在行业经营多年的他感叹,2018年刚进入蓝莓这一赛道时,国内的蓝莓种植规模只有50万亩。而如今不过短短五六年时间,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10万亩,全国种植蓝莓省份从最初的10个扩大到27个,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东起渤海之滨,西至青藏高原都掀起蓝莓规模化种植热潮,年产量近35万吨。
 
  迅速扩张的背后,是高额的利润刺激。马长兴告诉记者,蓝莓刚上市头两年,价格轻松达到120元/斤,进园采摘也是120元/人,亩产值可达几万甚至十万元,除去人工等成本,每亩赚几万很正常。
 
  与此同时,大量的进口蓝莓也在冲击着市场。向可怀说,去年全国蓝莓进口量不低于5万吨,约占国内市场的1/8,其中以来自智利、秘鲁的为主。
 
  “规模一上,价格就降。”农业特色产业中的“魔咒”,似乎正在蓝莓这个产业中再次上演。
 
  发现机遇  

  在品种和加工上两头发力,抢占新的“蓝海” 
 
  “种植蓝莓还有市场潜力吗?”蓝莓价格持续走低后,向可怀开始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他所在的嘉蓝悦霖公司,随着蓝莓价格的“大跳水”,经营受到了不小的冲击。2022年初,南川区国有企业惠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入场,将嘉蓝悦霖重组、混改为重庆瑞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蓝莓的精深加工。向可怀被聘任为该公司总经理,继续求索这道难题。
 
  他认为最大的“拦路虎”在于,跟云南曲靖、红河、山东威海、乳山等全国优势产地相比,川渝地区五六月间普遍有20天左右的梅雨季,正好与蓝莓的成熟和采摘期“撞车”,会造成一定比例的雨水果和尾次果,很不利于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的不利因素是日渐高企的人工费用——今年蓝莓成熟高峰时期,瑞航公司创下过一天用工1522人次的记录,仅一天的人工费用就高达10万元之巨。
 
  向可怀咨询过不少业内专家,得到的数据让他振奋:中国蓝莓年需求量约为100万吨,而现在只满足了40%;与此同时,2022年美国蓝莓人均消费为2.63公斤,而中国目前人均消费蓝莓量仅为0.26公斤;此外过去5年,蓝莓的需求年增长率40%,其他多个主要水果类别的平均年增长率约为3%-5%。“这些都说明,蓝莓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认为,在发展策略上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和别人死拼种植面积,而是要在品种和加工上两头发力,抢占新的“蓝海”。
 
  这样的判断仍是基于市场调研。瑞航农业调研发现,虽然国内蓝莓产量剧增,但好品种的蓝莓依然能卖几十甚至上百元一斤。比如,国外新品种“优瑞卡”在国内市场能卖到60-80元/斤,而中国蓝莓传统品种“珠宝”只能卖30多元一斤,价格差距较大。
 
  因此,2022年以来,南川区的蓝莓产业做出了两个改变:一是引入“优瑞卡”等新品种,提高品质;二是投资约1.2亿元,连续上马了6条生产线和一个最大库容量为1万吨的冻库。
 
  “以前我们是投资驱动,重在打基础,如今应充分发挥加工价值,抢跑‘下半场’。”向可怀表示。
 
  组建联盟  
 
  扩大“朋友圈”,实现“买全国卖全国” 
 
  新的生产线上马后,蓝莓精深加工产品很快面世。
 
  6月20日,记者在瑞航农业的产品展厅看见了蓝莓NFC果汁、蓝莓酒、蓝莓酱、γ-氨基丁酸蓝莓原浆、叶黄素酯蓝莓原浆等产品。
 
  “这些都是一期生产线的产品,马上我们的二期生产线就将调试完毕,届时将生产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向可怀举例说,“比如定位高端市场的蓝莓花青素冻干粉,我们准备推出一款含量30克的超级产品,定价9999元。同时还将生产美白祛斑的口服化妆品、明目护眼增强视力的功能产品。”
 
  “难道加工这一领域就不会被超车了吗?”
 
  “新的生产线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专家团队作为技术支撑,含金量可不低。”面对记者的疑问,南川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峰介绍,“我们有低温速冻技术,通过零下40℃的低温快速冷冻蓝莓,确保花青素等营养成分不流失;还有缓解冻技术、自调配工艺、回香工艺等,都是我们的‘撒手锏’。”
 
  瑞航农业的加工设计能力为1.3万吨/年,至少需要2万亩蓝莓作为支撑。“我们正在实施一个基地伙伴协同发展方案,就是在全国找现成的、100亩种植规模以上且暂时不具备加工能力的基地,以保底价以上进行收购,扩充我们的原料来源,实现‘买全国卖全国’。”向可怀解释,今年的目标是谈成100家基地,目前已有10家基地进入了南川蓝莓的“朋友圈”,今年的加工产值预计可达2500万元,至2026年预计收购原材料1.5亿元,加工产值达5亿元。
 
  “此外,我们还有冻库和冷链物流这个武器。”王峰说,蓝莓不易保存,而有了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的冻库,蓝莓最长可保鲜两年之久。
 
  “所以接下来我们的打法,一是更换好品种,二是做好深加工,三是当好中间商,即利用好冻库,为三只松鼠等国内休闲零食巨头提供蓝莓果干原料。多点开花,赛好‘下半场’。”他最后表示。
 
我要评论
0相关评论
相关信息
  • 专访鑫荣懋集团蓝莓产品部总监耿亚雄:未来五年2024-06-28“中国蓝莓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五年,伴随强劲需求提振,中国蓝莓产量预计保持每年30%左右的增速,整个蓝莓产业将进一步整合成熟。”
  • 科技赋能“智慧大棚” 设施农业高效发展2024-05-27时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浑河滩智能温室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主体骨架安装,174栋现代化智能温室将配套数字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打造“阳光玫瑰”葡萄和蓝莓基地,项目将计划6月
  • 全市唯一!日照蓝莓何以再度出圈?2024-05-14作为今年全市唯一上榜的“好品山东”金字招牌,日照蓝莓为何上榜?其上榜出圈背后,有何秘诀?
  • 允许进口!塞尔维亚的蓝莓要来了2024-05-105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口塞尔维亚鲜食蓝莓植物检疫要求的公告,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塞尔维亚鲜食蓝莓进口。
  • 英国领先的蓝莓农场在人工智能分拣技术方面取得2024-05-09英国首屈一指的蓝莓生产商Hall Hunter最近通过集成Elifab Berry Class 12车道分拣机,以及Elifab的合伙人Mat Exakta的两个果篮自
  • 麒麟区沿江街道新圩社区移栽300亩温室蓝莓2024-04-12麒麟区沿江街道新圩社区积极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420万元,建设占地300亩的智能温室大棚。
  • 山东省日照市:工作人员采摘蓝莓2024-04-0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内,工作人员在采摘蓝莓。新华社发
  • 亩产超8万元,蓝莓采购飙涨1100%,“疯狂的蓝莓2024-03-13近期,蓝莓再次成为“农业产业致富”中的热门话题。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是中国蓝莓种植的"暴利时代"。据一亩田数据显示,春节之后,蓝莓的采购热度持续飙涨1100%,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万采购商都在寻找蓝莓货源。
  • 湖北黄梅县蓝莓产业向全链条延伸2024-01-16黄梅县是湖北蓝莓种植大县,该县北部山区地处丘陵地带,土壤呈酸性,降水适中,适宜发展蓝莓产业。自2010年以来,县政府通过招
  • 贵州麻江: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 推动产业增效2023-09-08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紧紧围绕黔东南州“5+N”产业体系,以蓝莓主导产业的规模化种植基础,大力推进蓝莓特色食品加工业发展,不断强化加工补链延链,丰富优质产品市场占有率,拉动农业产业升级。
  • 温室网 版权所有 2000-2022 服务热线:010-53329002 请与我们链接:cnga@cngreenhouse.com京ICP备0905014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