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潍柴雷沃高密智慧农服公司开业活动现场,黄淮海地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先进农机增产模式暨农场管理平台2.0发布仪式同期举行。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队”,潍柴雷沃以黄淮海“大粮仓”为例,给出了科技赋能大国粮安的突破之策。
机艺融合
让黄淮海“大粮仓”更丰盈
当天发布的黄淮海地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先进农机增产模式,已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反复验证。今年6月中旬,在寿光营里镇淼汇农业专业合作社千亩雷沃复式条播田块里,山东省小麦测产专家组进行了实收测产,现场实收产量1352.2斤/亩,增产效果显著。
“这块条播田用的是小麦复式条播增产模式,耕种模式是‘土壤深翻+雷沃复式条播’,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耕整质量和小麦播种质量,增加耕层深度,利于小麦根系下扎,培育壮苗。另外,播前播后双镇压可以显著增强小麦抗逆性,减轻冻害发生情况。整体来看,小麦产量可提高10%-15%。”山东省农科院小麦种植专家王法宏对增产模式和效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除了小麦,现场发布的先进农机增产模式还覆盖了玉米、大豆等多种作物,从“耕种管收”全环节着手,聚焦农机农艺融合,精准解决田间管理、秸秆离田、免耕播种、机收减损等粮食增产道路上的痛点问题,成为挖掘粮食单产潜力、科技赋能丰产增收的重要突破口。
平台升级
让黄淮海“大粮仓”更智慧
“智慧农场管理平台”在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合作社里,早已陆续上线应用。种植户通过对大数据分析整合,就可以轻松获取“耕整监控、播种监控、苗情监测、产量监测”等数据服务,进而开展科学决策。
活动当天,“智慧农场管理平台2.0”正式发布,全新版本从平台架构能力、管理能力、精准服务等层面进行补强。除了功能升级,在平台个性化定制开发方面,技术团队也做到了极致。
平台升级在为用户创造更好体验的同时,也为黄淮海“大粮仓”现代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发展持续加码。
农服搭台
以科技唱响丰收之歌
自潍柴雷沃涉足农服业务以来,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广、智慧管理平台的应用场景便更加丰富多元。截至目前,潍柴雷沃已经在邹平、高密等地开设农服子公司,在潍坊安丘、烟台莱州、德州平原、济南商河等地成立农服中心,并整合数百台潍柴雷沃智能农机,打造了一支标准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农服队伍。
今年春耕、三夏期间,这支作业队服务区域覆盖了山东、河南、东北、内蒙古等地。这期间,技术团队对“农机农艺融合”的推广也继续走深走实。“我们作业队各作业环节都是有序衔接,收割结束后48小时内展开播种作业。作业前,我们对地块状态以及墒情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跟种植户确定作业标准,出苗后继续跟踪出苗情况。全流程保障,确保种植户满意验收。”技术人员对这种“先进农机作业模式”的效率和效果充满信心。
以“农服+农机+管理平台”构建智慧农业全新生态体系,以科技突破与服务创新助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迭代升级……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的诸多探索实践,为黄淮海“大粮仓”智慧化、高效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 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