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010-53329002
微信
我要采购>>发布产品>>
热门分类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要闻
中国航天育种具竞争力 研究比俄罗斯深入
2021-09-14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量:85 评论:0
0
         说到航天育种,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遥远和“高冷”,对航天育种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把种子带上天再带回来”。日前,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到广州黄埔区参加“航天育种2019论坛”,他表示,航天育种是科学研究的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育种选种过程。

种子“上天”后还需“落地”

“我在第一次飞行的时候,当时载人飞船上也搭载了种子”。杨利伟介绍,航天育种是科学研究的一个过程,普通种子并不是“带上去”就能用。“我在飞行时‘带上去’的种子,经过了3-4年的时间、2-3次的育种选种以后,再把其中对我们人类有利的种子品性保存下来,最后才可以使用。”

我国航天育种产业发展30年以来,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在关键技术开发、重要种质创新以及品种选育和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提到航天员在航天育种中的关键作用时说:“航天育种是科学实验中的一项,航天员是航天育种实验的直接实施者,这是航天员的一份责任,将来还会有大量的科学实验需要航天员去参与”。

作为全国性共谋发展、互助协作的航天育种共享平台,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哪些作用?论坛上,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梁小虹表示,首先,联盟要把国内航天育种和相关领域专家组织起来,汇聚科研力量,深入进行航天育种机理研究,完善理论研究。其次,航天育种是发展未来农业很好的载体和途径,联盟在转化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要注重产业化,扩大应用推广范围,让航天育种的发展成果惠及“三农”。

中国航天育种研究比俄罗斯走得远

论坛中,刘录详、雷振生等航天育种领域专家针对“航天育种助力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开展了主题报告;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与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等7家区域战略合作伙伴进行签约;联盟新聘请8位委员会专家,同时纳入15家单位作为联盟新成员。此外,联盟还正式发布和启动了《航天育种发展报告1987-2018》蓝皮书的编写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联盟新聘专家之一加琳娜·涅赤塔伊洛既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也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谈到中俄两国在航天育种方面的合作时,她表示,中国航天育种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中国不仅做过了俄罗斯之前所做的一些实验,还在此基础上新增了很多方向,比俄罗斯走得更远。“俄罗斯目前还在组建各种航天育种基地,而中国已经将航天育种发送到了月球,这是俄罗斯之前没有做过的,中国的航天育种在国际上极具潜力和竞争力。”加琳娜·涅赤塔伊洛说。

我要评论
0相关评论
相关信息
  • 航天育种实验如何开展?“上天入地”的“太空种2023-03-262023年2月2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一则公开征集航天育种实验搭载项目的消息引发关注。
  • 航天育种:种子上天“拆盲盒”2022-09-272947.8亿斤!这阵子,一说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夏粮总产量,山东德州临邑县种粮大户张心跃的心里头总是美滋滋的。风调雨顺,加
  • 送上太空的“神秘”种子,究竟如何“变身”?2021-07-02航天诱变+选育技术,创制新种质选育新品种
  • 温室网 版权所有 2000-2022 服务热线:010-53329002 请与我们链接:cnga@cngreenhouse.com京ICP备0905014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