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21年农业补贴有什么变化?
1、农业补贴力度提升
随着农业改革发展工作的开展,国家一直在贯彻支农惠农政策,并不断加大对农村农业发展的财政补贴制度,从而有效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近些年农村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原有的农业补贴已经不满农民的需求,不能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农业补贴的实惠政策,所以导致许多农村居民都不愿意开展土地种植,导致大量的土地资源遭到搁置荒芜,农民开展土地种植的积极性也在不断下降,所以在近些年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中,国家就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补贴的支出力度,将逐步分区域提高农业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大省、大县的补贴力度,最终稳定国家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农业补贴方式调整
从2016年开始国家就逐步在推动农业补贴制度改革,将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调整成为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进而保护农业有序发展。而近些年国家还在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者补贴、土地轮作休耕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等工作的开展。将传统的农业种植生产补贴调整为保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村耕地、提高耕地地力等,进而实现藏粮于地。目前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土地轮作休耕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村土地改革、农业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三项补贴制度!

二、2021年农业补贴针对哪些补贴人群?
1、轮作与种养结合
当前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倡种养循环以及种植与农牧结合等,目前,粮豆轮作的补贴面积有一千万亩,粮改饲也扩充到431个县。
2、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经营者
京津冀地区和东北是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补贴的重点,补贴标准为一亩地二十五元。
3、开展畜禽类资源利用的经营者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51个肉牛、奶牛以及生猪养殖县的畜禽粪资源化利用的项目补贴项目。畜禽的粪便资源回收利用,也将实行补贴。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的处理方式,以农村的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的利用方向。将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保持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备的配套率达到95%以上。
4、种植者
所谓的种植者指的是实际种地的人,主要是和地主区分,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土地的肥力以及农作物的规模化经营范围,这个补贴就是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过去这些补贴主要是补给拥有土地的人,今后将变为谁种地就补给谁。那些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种粮大户等都能够拿到补贴。
5、购置农机的经营者
今后农业将要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国家支持机械化的作业方式,农民进行农业劳动时所需要的农业机械,只要合理,国家都会给予购买补贴,所有的费用都由国家财政支出。
6、生态畜牧的牧民
为了保护草原上的生态,国家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的牧民也给予补贴。“十三五”期间,国家在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8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5个省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7、开展金属治理的经营者
对于一些金属污染地区,国家会大力支持相关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并给予相应的补贴。
8、开展深松整地的经营者
农机深松整地补贴补助对象为项目区内自愿实施农机深松整地的农民(包括农场职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或者开展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合作社。深耕土地的补贴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例如在甘肃省,每亩地的补贴标准是40块。
9、残膜回收利用的经营者
残膜其实就是地膜,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地膜,但用过的残膜清理成为隐患,残膜过多将会直接造成土壤板结,现国家抽100个重点县,实行残膜的回收利用,如天津残膜每亩补贴20元,甘肃彭阳残膜加工每吨颗粒补贴400元的标准。
总的来讲,今年国家在农业补贴上的力度还蛮大的,复合条件的人群记得及早去当地农业部门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