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泉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技人员查看蔬菜长势
金塔县大庄子镇农技人员现场指导温室西瓜种植
肃州区铧尖镇小沙渠村9组村民王军德边摘茄子边说:“种植温室蔬菜效益好,我家种了3座温室,农技人员经常给我们现场指导,我对温室蔬菜种植越来越有信心了。”
近年来,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建技术服务“小团队”,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农技“小团队”破解“最后一米”难题
“毛工,我家温室种植的苦瓜叶子有点卷,还有部分番茄的根烂了,心里着急。”
“番茄烂根是温室潮湿积水造成的,一定要浅灌水,并结合药剂喷洒,下一茬蔬菜种植时要记得给土壤消毒……”这是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园艺师毛德新与种植户的对话。
产业发展,科技先行。在酒泉市广大农村,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发展现代设施蔬菜产业,第一时间解决蔬菜种植遇到的病虫害,蔬菜生长过程中如何科学管理,成为摆在市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酒泉市聘请省内外知名农业专家、学者,与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长期合作,有效助推全市蔬菜产业发展。
“今年,我们聚焦全市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坚持农业绿色发展新理念,探索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导种植户科学种植,提升蔬菜质量和效益,提振蔬菜种植户的信心,为蔬菜种植户破解‘最后一米’难题。”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路宏中说。
发展蔬菜产业增收致富
在肃州区铧尖镇实施的千亩蔬菜种植基地的温室内,韭菜长势喜人。去年,铧尖绿研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余万元搭建的61座日光温室全部种了韭菜。“去冬今春韭菜价格好,目前批发价每公斤5元至6元。1座温室按1.2亩地、收获2500公斤至3000公斤韭菜算,生长2茬至3茬,收入3万余元。我们还享受了百亩园区50万元的补贴。”铧尖绿研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军绸说。
今年,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围绕全市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大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将支撑形成60个以上区域特色显明、发展势头强劲、市场前景广阔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园区。其中,通过强化园区示范引领和熟化技术推广应用,加大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储备技术和基础数据。
技术服务团队成为群众贴心人
种植户遇到种植方面的疑难杂症,即时拨打“三农”服务热线即可解决。
“您好,请问这是甘肃‘三农’服务热线吗?我们在种植茄子过程中遇到问题应该找谁?”
“您稍等,我把电话转接给李老师,她会详细解答您遇到的问题。”
为了让农技人员沉下身子到田间地头,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酒泉市加强乡村农技体系建设,按照产业发展需求,每个乡镇配备一定数量专业素质较强的农技人员,每村配备1名专职农技人员,全力解决乡镇技术人员专业性不强等问题,积极保障农技服务“最后一米”。加强农技推广队伍素质,探索创新农技服务方式方法,在全市推行“六个一线”工作法的基础上,探索出好的科技服务模式,为实现富民兴陇走前列、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作出贡献。